耳鼻喉问答
不要忽视耳闷耳堵,这可能是中耳炎在作祟!
发布日期:2025-03-06
在日常生活中,耳闷、耳痛,甚至偶尔头晕的状况并不少见,然而很多人往往对这些症状不以为意。但实际上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表现,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耳部疾病。我院就曾有一位患者,患有粘连性中耳炎,且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长达10余年。而这类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不断进展,内陷的鼓膜会对听骨产生压力,致使听骨因受压、血供不足而逐渐被吸收,上鼓室内陷袋还会逐渐发展成胆脂瘤,最终可能侵蚀到内耳甚至大脑。

一、粘连性中耳炎的定义与成因
粘连性中耳炎是各种急、慢性中耳炎愈合不良所留下的后遗症。其主要特征为中耳乳突内出现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,进而破坏了中耳传声结构的正常功能,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,并且这种病症大多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发病。
一般而言,粘连性中耳炎被认为是中耳的炎性疾病,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若长期迁延不愈,再加上治疗不当或不充分,就极易引发。在粘连部位,菲薄的上皮层与鼓岬骨壁之间,缺少鼓膜的纤维层和正常的鼓室黏膜。此外,患者长期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,通常是导致粘连形成的关键因素。
二、中耳炎的多种致病原因
1.分泌性中耳炎病因:
咽鼓管功能不良: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中耳的生理平衡至关重要,一旦其功能出现异常,就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。
感染: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之一。
免疫反应: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异常,也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。
2.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:
咽鼓管途径:这是最为常见的感染途径。例如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,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;急性传染病期间,人体抵抗力下降,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;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,污水中的病菌可能经咽鼓管侵入中耳;婴儿哺乳位置不当,乳汁反流进入咽鼓管,同样可能引发感染。
外耳道鼓膜途径:外耳道或鼓膜的损伤,为病菌侵入中耳提供了通道。
血行感染:这种感染途径极为少见,病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中耳引发炎症。
3.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:
治疗不彻底或延误: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未得到恰当而彻底的治疗,或者治疗时间被延误,就很容易迁延成慢性。
病变严重:急性坏死性中耳炎若病变深入到骨膜及骨质,组织破坏严重,也可能延续为慢性。
抵抗力下降:当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,如患有猩红热、麻疹、肺结核等传染病,或者存在营养不良、全身慢性疾病等情况,就更容易患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
鼓室置管:鼓室置管手术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,进而引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
乳突气化不良:乳突气化不良会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,也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个致病因素。
三、中耳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
中耳炎产生并发症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,包括中耳炎的类型(不同类型的中耳炎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不同)、致病菌毒力(毒力强的致病菌更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)、患者抵抗力(抵抗力弱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)以及引流不畅(中耳引流不畅会导致炎症难以控制,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)。
四、中耳炎的危害与并发症
1.颅外并发症:包括耳后骨膜下脓肿及瘘管、颈部贝佐尔德(Bezold)脓肿、迷路炎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、岩锥炎、颞部脓肿、耳前骨膜下脓肿等。这些并发症会对耳部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,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。
2.颅内并发症:如硬脑膜外脓肿、耳源性脑膜炎、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、耳源性脑脓肿、硬脑膜下脓肿、耳源性囊性蛛网膜炎、耳源性脑积水和脑疝等。颅内并发症的危害更为严重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当出现耳部不适时,患者务必及时就医,通过耳镜检查、颞骨CT扫描等检查手段进行筛查,切不可延误病情。一旦发现患有分泌性中耳炎,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彻底治疗,以避免病情恶化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以上就是对中耳炎的相关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耳鼻喉免费咨询问诊电话:400-088-5191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免挂号费以及检查优惠!
以上就是对中耳炎的相关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耳鼻喉免费咨询问诊电话:400-088-5191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免挂号费以及检查优惠!
相关资讯
<
25-03-11
25-03-06
25-03-01
25-02-25
25-02-08
25-02-04
25-01-21
25-01-16
25-01-03
24-12-19